BG电子平台网站德语一流专业学术报告会: 歌德《浮士德》阐释的范式转换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06浏览次数:

3月3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永平研究员莅临BG电子,为德语系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 “歌德《浮士德》阐释的范式转换” 的讲座,李永平研究员长期从事德语文学研究,现为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

讲座伊始,李教授以“德国精神”作为导入,介绍了“德国精神”的起源、内涵和发展,并解释了这种以“形而上哲学”为代表的德国传统思想与重“实际”、强调“中庸”的歌德思想的差异。在为同学们生动、精炼地概括了《浮士德》主要情节后,李教授解读了“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和作品的精神内涵。《浮士德》是贯穿歌德一生之作,体现了歌德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是德语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浮士德》分上下两部,讲述了主人公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进行交易,在“小世界”和“大世界”中不断寻求真理、探寻人生意义的故事。李教授认为,作为德国古典文化代表的歌德创作了“浮士德”这样一个非古典性的文学形象,这本身就构成一种反讽,而对其解读更要用“反讽”的视角。“浮士德精神”是人类积极进取、不断攀升、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欧洲人探索新大陆、发展工业革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同时,歌德认为,这种精神始终与魔鬼相伴,无底线的追求势必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正是歌德思想中的“中庸”内涵。李教授还指出,尽管年代已久,但《浮士德》对当今社会仍具重要意义,正如歌德所说:“这个时代可以把我们变得更聪明,但不会变得更幸福、更美好。”这句话现在来看仍不过时。如何更好地兼顾人与自然的利益,做到可持续发展,正是我们当下关注的时代主题。

李教授的讲座丰富了同学们关于歌德和《浮士德》的知识,启迪了大家的思想,促进了对当今时代的反思,是一场生动有趣且意义深广的学术讲座,讲座后李教授还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和问题。

李永平照片.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