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学习红色文化,接好党史接力棒——线上集体学习宁乡地方文化与红色文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20浏览次数:

(指导老师:王芸华,BG电子平台网站通讯员:张权 曾丽)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宁乡借助地方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双向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了原创大型现代花鼓戏《永远的叔衡》,这部花鼓戏以宁乡当地方言为舞台语言、具有宁乡地方特色的花鼓戏为载体来演绎何叔衡的一生。其不但传承发扬了红色精神和革命精神,而且使处于生存困境中的地方文化与方言资源,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

为了对宁乡地方文化与红色基因双向融合模式进行有针对的、深度的调研,BG电子平台网站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暑期社会调研团开展了为期七天的调研活动。受疫情反扑影响,经过学校团委的审核同意后,团队决定分为线上与线下两支队伍。8月19日,负责线下调研的团队成员陆续赶到宁乡市集合,整装待发。活动开始前,团长雷昭利与同队成员再次强调当日活动流程。

下午6点,团队从根据地出发,前往宁乡市高新区,准备当晚的活动会议及观影设备的调试。

F38C

线上线下同时开工,线上团队成员负责会议PPT的制作与分享,线下成员则负责召集本地群众参与会议并观看《永远的叔衡》。会议最开始,线上线下团队成员及本地群众集体学习宁乡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过程中,成员积极发言,晏玲分享了宁乡地方民间文化与红色文化,何中伟分享了《永远的叔衡》台前幕后的故事。两位队员分享资料的同时,其他队员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认识与见解。接着,会议主持人曾佳组织线上线下成员观看《永远的叔衡》,何叔衡故事之感人,演员演技之高超,舞台协调之和谐,创作艺术之精湛,让何叔衡形象走进了人们内心处。

B181

观影过后,团队成员任依、雷昭利和阙湘对线下现场观众进行了采访。观众分别代表三个年龄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对队员问题的回答都极具代表性。作为青年代表,身上凝聚着大部分青年人的缩影,面对队员的提问,易女士表示自己虽然对宁乡本地的地方文化与红色文化了解的不多,但如果有机会、有渠道,自己还是很愿意了解相关内容的。而当队员问到观看《永远的叔衡》后的感受时,作为党员的中年代表阙女士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她表示自己深受感动,表达了对革命老同志的崇高敬意,对当今美好幸福生活的赞美。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阙女士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大力支持党史宣传和教育,希望青年一代接好新时代接力棒,传承和弘扬党史,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而文女士,作为从革命炮火中走出来的老一辈代表,分享了自己对于宁乡地方本土文化及红色文化的了解。她认为这种表现模式不仅结合两种类型文化的优点,而且相辅相成、各有侧重,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1324E

会议最后,团队成员撰写并分享了心得感想。唐宇感慨道何叔衡的故事感人肺腑,影片结束,仿佛与他同呼吸共命运,希望有更多中华民族脊梁的故事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当代中国人面前,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队员对唐宇的感想表示了高度赞同,并表示会向优秀人物和作品学习。

活动结束,团队成员和代表观众合影留念。通过本次线上线下集体学习,团队成员收获颇丰,初步感受到宁乡地方文化与红色文化独特魅力,进一步了解两类文化双向融合发展模式的现状。通过这种模式凸显红色故事的教育功能,挖掘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境界、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坚定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奉献意识、家国情怀等,引领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勇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