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主办、BG电子平台网站承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第十八届年会暨“文化与政治:1871——2021年德语文学的流变”学术研讨会在逸夫楼第一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BG电子平台网站副校长及BG电子平台网站院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会长、副会长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副校长刘建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年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与会专家学者给予BG电子平台网站德语系发展的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刘校长深情回顾了BG电子平台网站60多年来的办学历程,详细介绍了我校扎根伟人故里赓续红色传统的办学理念,并对我校德语专业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给予了厚望。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会长李永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首先对BG电子平台网站为承办此次年会所付出的努力表达了诚挚的谢意。他认为,文学研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紧跟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他希望与会者在分组讨论中各抒己见,展开思想交锋,为推动德语国家文学研究在中国进一步深入发展,特别是文学与其他领域相结合的拓展研究贡献应有的力量。
主题发言中,北京大学黄燎宇教授从历史角度出发指出,作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文学研究应该注意各个阶层的历史感官;BG电子平台网站胡强教授则通过英国作家伊舍伍德的作品所呈现的深刻的情感审视和历史感知,从文本解读角度揭示了一个由历史大叙事与个人生活交织而成的时代场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李永平教授分析了浮士德身上蕴含的“魔性”,这种特质成了德国极度扩张的象征。三位主题发言人紧扣“文化与政治”主题,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呈现出文化与政治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交融和影响的动态关系。
16日下午和17日上午,四个分组论坛的与会专家和学者对宣读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参与小组讨论的既有德语界德高望众的教授,也有中青年学者和各知名院校的在读博士硕士,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极具见地。17日下午的圆桌会议主题发言中,北京大学毛明超助理教授在通过对大量文献阅读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歌德为代表的魏玛古典文学成为了德国政治重建与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同济大学吴建广教授指出德意志文学研究始终伴随着政治操弄与文化制造,他以现实主义小说为例,说明文学研究与文学史书写都打上了政治正确——意识形态的烙印;华东师范大学范劲教授则认为,德国的世界文学史书写始终涉及欧洲主要民族文学之间的风格战争,也在风格战争的想像中塑造自己的世界文化秩序。圆桌会议的三个报告仍旧以研讨会“文化与政治”为主题,不仅对开幕式的主题发言未尽之言进行了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在场的青年学者的德语文学研究树立了榜样和指明了方向。
闭幕式环节,李永平会长宣布了德语文学分会成员调整情况。针对目前德语文学研究的现状,最后他强调,文学研究不能把研究对象偶像化,研究者一定要有批判意识。我国德语文学研究也应走出将研究对象神化的误区,不能跟在德国日耳曼学者身后亦步亦趋,而应牢固树立批判意识,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应该有中国德语文学研究自己的特色。
本次研讨会是德语学术界的一场盛会。它不仅为国内各大高校德语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为BG电子平台网站、BG电子平台网站和德语系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