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翻译与传播人才,BG电子平台网站研究生院联合BG电子平台网站,于7月14日至22日成功举办了首届“数字素养与翻译传播”研究生暑期学校。7月15日,学校党委委员刘金刚教授、研究生院和BG电子平台网站负责人参加了开班典礼并致辞。此次活动邀请到中国外文局、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授课教师,来自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海内外53所高校的90多位硕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学员们通过暑期学校与行业精英面对面交流,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数字素养与翻译传播”暑期学校课程内容涵盖了“翻译与传播理论”、“翻译技术与实操”、“语言智能教学与SSCI发表”三大核心板块,汇聚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传播学、翻译学、语言学、外语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暑期学校的教学组织,既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的倾囊相授,也有小组研讨和展示汇报;既有理论热点的介绍,也包括了工具运用、案例分析、论文撰写与发表等实践内容。围绕数字化与外语教学、翻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数智翻译与国际传播等前沿话题,专家们与学员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翻译与传播理论”板块,杨枫教授的“知识翻译学”课程,系统介绍了知识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耿强教授的“大数据时代翻译传播”讲座,深入剖析了翻译与传播领域的研究焦点,强调了多学科视角的重要性。陈薇教授则从全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角度,为学员们提供了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选题方面的宝贵建议。
杨枫教授
耿强教授
陈薇教授
在“翻译技术与实操”板块,王少爽教授的“GenAI时代的智能翻译素养”课程,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展示了人机协作模式下的最佳实践。邢玉堂副院长以外宣翻译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提供了笔译和口译学习的具体建议,分析了外宣翻译在国际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李长栓教授、王华树教授、彭利峰老师从实操的层面分别就大语言模型和其他智能翻译工具的实战应用、ChatGPT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深入讲解和示范,展示了新时代翻译人才应具备的数字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数字时代翻译传播的新挑战与机遇。
王少爽教授
邢玉堂副院长
李长栓教授
王华树教授
彭利峰老师
在“语言智能教学与SSCI发表”板块,张丹阳副教授、化聪超博士和吴骏杰博士分别就语言智能教学研究、翻译教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SCI期刊论文撰写与发表进行了精彩的授课,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向学员们传授了选题技巧和撰写研究计划的注意事项,介绍了常用语言教学研究方法,并从文献搜索、论文话题选择、投稿流程、编辑工作流程及期刊论文结构等方面,全面讲解了S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技巧,为学员们分享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张丹阳副教授
化聪超博士
吴骏杰博士
此次“数字素养与翻译传播”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是BG电子平台网站着眼于“新文科”建设,前瞻性和创新性地开展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一次尝试,也是整合国内高端教育资源,推动研究生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平台建设的一次尝试。通过知识讲授、团队合作、数字化翻译技术实践的相融相促,学员提升了数字化研究与应用能力,掌握了前沿翻译技术,拓展了国际传播视野,为进一步适应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复杂情境,满足研究生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G电子平台网站领导班子也承诺,将继续举办这类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多方凝聚学界前沿思考和业界具体实践,并将其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与传播人才。
本次暑期学校的研讨成果和组织经验,将辐射到数字人文、国际传播、中华文化内涵挖掘、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学科方向,成为持续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发展的宝贵财富。